如何管理风险区域
约 1124 字大约 4 分钟
一、功能简介
风险区域管理通过对生产场所进行风险辨识与分级,划分具有特定风险等级的空间范围,实现:
- 风险可视化:四色标识直观展示风险分布
- 网格化管理:将区域划分为可管理单元
- 精准管控:针对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措施
- 动态监测:实时更新风险状态变化
核心价值:
- 提升风险感知能力
- 优化资源配置
- 强化重点区域管控
- 支持应急决策
法律依据:
- 《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》(GB/T 33000)
- 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》(GB/T 33000)
访问入口:
- 管理员登录管理后台
- 导航菜单选择:【风险辨识】→【风险区域】

二、新增风险区域
操作步骤:
- 点击工具栏"新增"按钮

填写关键信息:
- 区域名称(必填,如"1号生产车间")
- 所属目录(分类管理)
- 备注说明(区域描述)
点击"保存"完成创建
注意事项:
- 区域名称需唯一不可重复
- 建议绘制区域边界示意图
三、修改风险区域
操作步骤:
- 定位目标区域
- 点击操作列
编辑按钮
- 修改:
- 区域名称(必填,如"1号生产车间")
- 所属目录(分类管理)
- 备注说明(区域描述)
- 点击"保存"提交
四、删除风险区域
操作步骤:
- 定位目标区域
- 点击操作列
删除按钮
- 确认删除操作
删除限制:
- 存在风险点的区域不可删除
- 有历史检查记录的不可删除
五、风险四色图管理
1. 功能说明
风险四色图是风险可视化的核心工具:
- 等级标识:红/橙/黄/蓝四色标识风险等级
- 网格化管理:将区域划分为可管理单元
- 动态更新:实时反映风险状态变化
等级标准:
| 颜色 | 风险等级 | 管控要求 |
|---|---|---|
| 红色 | 重大风险 | 立即整改,实时监控 |
| 橙色 | 较大风险 | 限期整改,重点监控 |
| 黄色 | 一般风险 | 常规管控,定期检查 |
| 蓝色 | 低风险 | 日常监控,自主管理 |
2. 四色图编辑器
访问路径:
- 定位目标区域
- 点击操作列"设计"按钮

3. 操作指南
| 功能 | 操作步骤 | 图标 | 要求 |
|---|---|---|---|
| 插入底图 | 1. 点击"插入" > "插入图片" 2. 选择厂区平面图/航拍图 | 分辨率≥300dpi | |
| 绘制风险单元 | 1. 选择 2. 点击绘制闭合区域 3. 设置属性: - 名称 - 风险等级 | 单元面积≤500㎡ | |
| 添加风险点 | 1. 选择 2. 拖拽到准确位置 3. 设置属性: - 编码 - 名称 - 风险等级 | 编码唯一不可重复 | |
| 方向指示 | 1. 选择 2. 放置到图面角落 | 标注"上北下南" | |
| 添加图例 | 1. 选择 2. 放置到合适位置 3. 编辑图例内容 | 包含四色等级说明 | |
| 删除元素 | 右键目标元素选择"删除" | 删除前需确认 |
4. 设计规范
- 底图要求:
- 使用最新厂区平面图
- 比例尺1:500-1:1000
- 包含主要参照物
- 单元划分:
- 按功能区划分网格
- 单个网格≤500㎡
- 边界清晰无重叠
- 标注标准:
- 风险点编码唯一
- 使用统一图例符号
- 标注疏散通道
六、最佳实践
1. 设计原则
- 风险导向:高风险区域重点标注
- 实用优先:确保现场可识别
- 动态更新:季度更新风险状态
- 全员参与:培训员工识图能力
2. 应用场景
| 场景 | 应用方式 | 效果 |
|---|---|---|
| 日常巡检 | 按四色图规划路线 | 优先检查高风险区域 |
| 应急响应 | 快速定位风险点 | 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|
| 安全培训 | 可视化风险教育 | 提升风险意识 |
| 承包商管理 | 标注危险作业区 | 强化外来人员管控 |
